2024-11-23

ETENEWS

台灣新聞晚報電子報

大小皆可觀 故宮南院新展董其昌文徵明楷書國寶作品

ETENews記者 蔣麗芬 林尊煌/嘉義報導

    故宮南院精選故宮書畫及器物典藏精品推出「人氣國寶展」,本檔即日起新換明董其昌〈周子通書〉及明文徵明〈醉翁亭記〉兩件書法作品,均已指定為國寶,展期至110年10月31日止。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表示,董其昌書蹟罕見大字的楷書書軸,本次展出〈周子通書〉長約190公分、寬154.5公分,用筆簡潔大氣,為其傳世的巨幅精品;文徵明詩文、書畫並佳,本次展出他在82歲高齡,以極精秀的小楷抄錄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因字體很小,被稱為「蠅頭小楷」,除可見他視力、體力、耐力以及書法功力外,全作結體緊密,用筆穩健精整,是他傳世小楷中的極品。

    欣賞書法作品可從筆畫之間的輕重、粗細、聚散和疏密關係入手,寫大字要避免結構鬆散,寫小字又得注意線條之間的空白要明確清晰,策展人方令光助理研究員指出,展場特別以圖板將文徵明的「蠅頭小楷」放大,幫助觀眾理解董其昌及文徵明兩位書法家對大、小字書法的實踐。

    故宮南院表示,搭配展覽特別以兩件作品為範本製作「藝起寫字–國寶文人習字帖」,可憑票及掃QR code填問卷後於2樓諮詢台索取,邀請民眾看展後,也從字裡行間吸收文人運筆的能量,體會書法臨摹的樂趣。

故宮南院【人氣國寶展】110.08.03~10.31新換書畫展件〈周子通書〉〈醉翁亭記〉介紹/ 圖故宮南院提供
明 董其昌 書周子通書(長189.4cm、寬154.5cm)
 
董其昌(1555-1636),工書畫,精鑑賞,是晚明書壇領袖,影響明、清兩代;其提出的許多書論與畫論,至今仍是書畫史研究的重要課題。
 
此軸約作於1611年,節錄周敦頤(1017-1073)《通書》中內容,論人如何學以至聖。通篇揉合歐陽詢(557-641)、顏真卿(709-785)的楷書風格,線條圓厚,字形端正而略顯修長。濃墨與飛白的對比,表現出提按的韻律感,並使人感到筆法的灑脫與豪邁。
 
董其昌書蹟罕見大字楷書書軸,此作應為傳世尺幅之最大者,用筆簡潔而大氣,為其大字作品中之最佳者,亦為晚明楷書之傑作。
 
《周子通書》是一部探討古代《易經》思想的書,「周子」是對北宋哲學家周敦頤(1017-1073)的尊稱。其中有一段話,討論人們如何學習,才能接近古代聖人的境界。董其昌用大楷抄寫這段話,他沒有先畫格子,但是字排列得很整齊。運筆有快有慢,墨色有濃有淡,非常瀟灑。相同的字和筆畫,造形也富有豐富的變化,充分表現出他的書法功力和創意。圖故宮南院提供
 文徵明 書醉翁亭記
文徵明(1470-1559),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本名璧,字徵明,號衡山居士,明代四大家之一。
 
文徵明詩文、書畫並佳。兼善各種書體,尤以小楷及行書最具個人特色。 本幅為文氏八十二歲所書,以極精秀的小楷抄錄歐陽修(1007-1072)的〈醉翁亭記〉,並在抄錄原文後,以長跋敘明他仿王羲之風格作此小楷的箇中原委。此作用筆多偏鋒,鋒芒外顯,但結體緊密,用筆穩健精整,是其傳世小楷之極品。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1007-1072)作〈醉翁亭記〉,敘述自己在安徽省滁縣琅琊山的「醉翁亭」,和朋友們喝酒作詩、欣賞風光的愉快心情。明代書法家文徵明(1470-1559)在82歲時用小楷抄寫〈醉翁亭記〉,又記錄自己書法創作的心得。因為字體很小,被稱為「蠅頭小楷」。據說80多歲的文徵明常常寫這種非常漂亮的蠅頭小楷,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的視力、體力、耐心和書法的功力。 圖故宮南院提供

★ETENews提醒您:因應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請配合實聯、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若有身體不適、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或回國21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主動通報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免付費防疫專線: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