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為推廣本市多元之體育運動,以達全民運動之宗旨,並結合兒童日,特別於兒童節前在每個周末,假高雄市楠梓區右昌森林公園,辦理高雄市114年運動i臺灣2.0計畫〔攀樹暨走繩體驗〕。本項活動規劃具週期性,自3月22日迄,至4月13日止,共計10場次,每場次計畫招收50位民眾參與體驗,期望以攀樹體驗讓學童透過五感來親近大自然,更能夠從攀樹過程中學會尊敬樹木,克服恐懼、培養心理韌性,有家長也一起來體驗,運用腳部的力量往上爬,看見不同的視野,透過戶外教育的活動,讓孩子上了寶貴的一課。活動資訊海報一公布,在短短19個小時,500位名額旋即額滿。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有感於現在的孩子大多是滑手機,與科技為伍,希望透過活動的辦理,能夠帶孩子認識大自然,體驗登高望遠的遼闊視野,在過程中要克服對高度、平衡以及內心的恐懼,從中培養勇氣以及心理韌性,也讓孩子學習互相幫助,成為珍貴的回憶。本項活動委由專業體育機構〜高雄市水中運動協會承辦。高雄市水中運動協會以提倡水中競技運動,培養水中技能,促進水中安全,增進國民健康,發揚團體互助精神為宗旨。除了水域活動,近年也積極推廣陸域特色運動。協會於113年3月舉辦「運動i台灣活動-攀樹體驗」及財團法人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作客雨豆樹-攀樹體驗營」活動,帶領民眾透過攀樹活動,體驗俯看大地的震撼,觀賞樹冠層豐富的生態,體驗走繩的樂趣、學習與生活有關的繩結。


活動當天50位報名民眾一早便至右昌森林公園完成報到手續,小朋友在攀樹教練的協助之下,穿上完善的裝備,戴上安全帽,隨後大家便圍樹祈福儀式:參加活動民眾一起輕撫大樹,向大樹道謝,謝謝大樹生長得如此健康強壯,讓我們可以安全無虞的爬上去。藉由輕輕觸碰粗糙的樹皮,感受這棵樹木所承載的歲月。大家閉著眼沉默著,現場只剩下微風掃過樹葉的窸窣聲,每個人向她說出自己的感謝,分享內心的話語。讓這一刻,樹木不再只是植物,更像是一位沉默的長者。大家都感受到樹木與人類之間的深層連結。祈福完畢後扣好扣環,在教練的協助下小朋友用力往下踩,手部在往上拉就能夠一步一步向上。這攀樹看起來好像很不簡單,但其實只要用對力量就能事半功倍。另外為了讓8歲以下無法憑藉自身力量上攀的小朋友,也能體驗攀樹的樂趣,教練團隊也非常貼心,另外架設省力系統裝置,讓小朋友的爸爸媽媽輕鬆的將小小孩拉到樹冠層,讓公園充滿了平時聽不見笑聲。承辦單位高雄市水中運動協會總幹事林榮男表示:攀樹運動在歐美行之有年,是項不分年齡都能安全參與的運動,而台灣隨著近年戶外活動風氣興起,攀樹運動也日漸受到關注,參與者借助繩索攀到樹上觀景、閱讀,跟著樹木的脈動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在一步步登高的過程中親近自然,也發掘城市自然生態的另類魅力。透過攀樹可以更加親近自然,並以新的角度認識生活周遭。攀樹顧名思義是攀爬樹木,但手腳其實不會直接碰觸到樹木枝幹。攀樹者會透過事先固定於樹上的繩結及樹皮保護器,運用雙手推拉繩結的方式,搭配腳下踩踏繩結的力量,將自己的身體向上推動。攀樹時穿戴的頭盔、吊帶與使用的繩索,都得符合國際安全規範,再加上擁有專業證照的攀樹教練指導,攀樹其實是項很安全的運動。走繩(slacklining),是一種能夠鍛鍊平衡力與專注力的運動。可在大自然的環境下運動也可以在室內從事,更可以讓老年人及小孩共同體驗的運動。活動讓整個園區充滿了各種驚嘆及歡笑聲。



活動結束時學員分享心得;有人吊在樹幹上仰望樹冠層,才開始察覺到那天的雲朵是怎麼飄移,風來的時候,則可以觀察樹葉與枝幹隨風搖曳的姿態。此外,也有學員會看到松鼠在樹上活動,在樹上看到螞蟻了,雖然站在地面抬頭看,也有機會看到樹幹上有松鼠、螞蟻在爬行,但藉由攀樹更近距離觀察生物在樹上的行為,是全然不同的體驗,讓人們可以用新的角度觀察原本熟悉的環境。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表示:不論是在城市或是野外攀樹,上樹後在高處所感受的一切,都是站在地面時所不曾有的經驗。從樹木開始感知環境,處處都是自然蹤跡。攀樹打開了人與自然連結的通道,在攀樹過程中,與自己最親近的就是眼前的樹木與周遭所處的自然環境,此時除了努力上攀之外,別忘了好好感受與樹木、自然獨處的這一刻,相信你也會發現在這座城市裡,還有許多自然的聲音,以及平時忽略的動植物活動軌跡。所有參與者無不推崇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在兒童日前便舉辦如此具有教育意涵的活動,除了體驗了二種平時較為小眾的活動外,更對全球氣候變遷可能會帶來的災害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對公園內豐富的生態系統有了更深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