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ETENEWS

台灣新聞晚報電子報

見證高雄眷村的深刻風景 藝術家侯淑姿《鄉關何處 高雄眷村三部曲》珍藏套書於高美館發表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美館)今(8)舉辦《鄉關何處 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眷村女性影像書寫作品集暨論述集》套書新書發表暨簽書會,由高美館館長李玉玲主持,該書作者侯淑姿主講,並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林宏璋共同與談,與現場觀眾一同重溫消失的、回不去的、仍存的「高雄眷村三部曲」,共同回首戰後新移民聚落眷村走向尾聲前的最後身影。

李玉玲指出,高美館很榮幸於2017年邀請藝術家侯淑姿共同呈現《鄉關何處–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個展》,該展也是藝術家所創作的「高雄眷村三部曲」系列作品完整版的首度發表,並獲選了當年度藝術家雜誌票選「十大公辦好展覽」第六名。她表示,恭喜侯淑姿老師於2022年11月以書盒珍藏版形式出版《鄉關何處 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眷村女性影像書寫作品集暨論述集》,透過作品的轉化將其創作能量延續至今,在今(8)日在高美館所舉辦的新書發表活動,更是再度牽起與《高雄眷村三部曲》的緣分,讓眾人共聚回顧,保存與閱讀高雄眷村的一頁滄桑。

藝術家侯淑姿(左)《鄉關何處 高雄眷村三部曲》新書發表會,由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右)主持,林宏璋教授(中)共同與談/高美館 提供
高美館今(8)舉辦藝術家侯淑姿《鄉關何處 高雄眷村三部曲》新書發表會,作者侯淑姿(前排右4)、高美館館長李玉玲(前排左3)、與談人林宏璋(前排左4)與現場觀眾共同合影/高美館 提供

侯淑姿表示,2009年她開始走進眷村,並開啟長達8年的旅程,這趟旅程不僅是調查研究、拍攝創作,侯淑姿同時也見證眷村的變遷、感悟眷村文化資產的危機,她與眷村退伍將士及其家屬原本毫無重合交集,卻因計畫相遇,一起記錄下《高雄眷村三部曲》。對侯淑姿而言,因為創作過程跟現實的碰撞,《高雄眷村三部曲》的創作對她來說並不容易,但她慶幸自己是藝術家,在走進眷村、了解眷村長輩們的生命故事後,還能用攝影把風景拍下來,並用文字留下人們的記憶感受、無奈傷痛和思念。侯淑姿思考「當有一日我們離開,會留下什麼給這個世界?」,她期望自己的影像紀錄下了這些失去家園的軍眷人生,也盼以創作對抗遺忘、對抗失憶,召喚眷村人的「後記憶」,作為獻給他們的禮物,也作為紀錄他們人生的最後勳章。

藝術家侯淑姿現場為觀眾簽書留念/高美館提供

林宏璋則說,侯淑姿《高雄眷村三部曲》的創作歷程相當令人感動而意義深刻,她以藝術家的身分一邊執行創作計畫,最後集結成冊出版,當中所涵蓋精神上、非物質上的「重量」,不光是侯淑姿獻給眷村人的禮物,更是一種藝術家的天賦,其創作雖是以攝影鏡頭作為媒介,但其實是一種影像的實踐,也是透過影像所呈現出來的一種行動,見證歷史、對抗遺忘,正是面向未來而開放的影像書寫,也是作為送給未來的備忘錄。

現任國立高雄大學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的侯淑姿,其早期創作聚焦於女性意識、性別議題探討,後延續一貫的社會性關照,目光更擴及到階級、族群、社區等議題。2005至2009年,她投入新住民議題,創作《亞洲新娘》系列。侯淑姿透過拍攝、訪談,關注新移民的自我意識和身分認同,以及其原生家庭和臺灣社會對新住民的觀點。她也在這支系列創作,確立下自己開創的攝影類型:攝影原像(正片)、變色原作(負片)加上文字,兩者並陳展出,這被策展人黃孫權詮釋為「雙眸風格」的技法和表現,也成為她辨識度極高的創作手法。

而2009至2017年「高雄眷村三部曲」系列的創作之途,正如侯淑姿寫道「高雄眷村三部曲試圖呈現戰後新移民聚落的眷村畫下句點前的最後身影,總體傳達對眷村流失的美好時光的不捨。」,首部曲《我們在此相遇》共32件作品,記錄了四個眷村:勵志新村、復興新村、崇實新村、自助新村,呈現實施眷村改建條例後,末代眷村人們的生命圖像,用影像見證文化地景的變遷;二部曲《長日將盡》計20件作品,主要關注鳳山黃埔新村飽受離散之苦的女性眷戶,回首她們超過一甲子的歲月,個人生命記憶與大時代歷史的對應;而三部曲《鄉關何處》,共26件作品,有明德新村、建業新村兩個系列,系列作品映射了眷改末期,軍眷族群命運的蒼涼哀傷與無奈,顯影人們與家園浮生若夢的過往、回憶。民眾如欲購買《鄉關何處 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眷村女性影像書寫作品集暨論述集》可至高美館一樓高美書屋洽詢。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