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ETENEWS

台灣新聞晚報電子報

一個醫生眼中的星雲大師 高雄長庚醫院名譽院長 陳肇隆

【新聞部主任 徐嘉華 記者 林尊煌 高雄報導】

· 第一次和星雲大師及佛光山眾法師結緣是在1971年,我還在念高雄醫學院,大學二年級的暑假,我參加了「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那是佛光山開山第四年,大師45歲,正值青壯年、英挺俊拔,是許多男女同學心目中的偶像。三年前,有一次跟信眾的聚會,大師突然把麥克風遞給我,要我講幾句話,我不假思索的提到40年前這個緣分,大師馬上糾正是42年前,不是40年前,隨後我仔細盤算,果然是42年前。我心想一個可能是大師果然天賦異稟、記憶力超強;另一個可能是大師凡事認真、用心,他特地查過。
8uddxd5d2bl7rmgeulm3gdtl6
圖來自網路圖片
· 第一次和大師在醫療上結緣是在10年前,2006年9月,大師不小心滑倒,肋骨斷了兩根,住進高雄長庚醫院,肋骨骨折是難以忍受的痛,但是大師才住不到兩天,就要求出院,因為「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全球五大洲都有佛光山的道場、寺廟、大學、美術館、育幼院等,是日不落的機構,隨時都有傳真、email要請示大師,可是創辦長庚醫院的王永慶董事長是以照顧普羅大眾為目的,沒有特需病房,全院的病房都沒有傳真機、也沒有電腦設備可以上「佛光山全球資訊網」,大師只好忍痛出院,回到山上繼續工作。
· 這些年來,我從大師身上,看到了跟王永慶董事長共同的特質:「他們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每天都在思考,還能為這個社會多作些什麼?」
星雲大師不只是佛光山的、不只是台灣的,而是全世界、全人類的瑰(規)寶,他的健康是社會國家之福,擔任星雲大師的醫療團隊召集人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榮幸。我最佩服大師「與病為友、置生死於度外」的豁達,他說「修道人要帶三分病痛,才知道發心,所以疾病也是我們修道的增上緣,不要排除它,要與病為友。」
· 2011年佛陀紀念館即將開幕,日夜趕工的10月底的一個星期六清晨,突然接到電話說大師可能中風,我立刻在第一時間整合醫療團隊,包括神經內外科、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放射診斷科、復健科、營養師及護理部的醫療團隊。我們在醫學大樓地下室停車場等候大師,在下車的瞬間,大家都看到他穿的是袖口都已經磨破的老舊袍子,印象中凜(ㄌㄧㄣˇ)然而立的一代宗師,眼前是一位簡樸慈祥的長者。大師的醫療團隊成員都是高雄長庚的菁英,五年來都沒有改變。大師博學多聞、勤勞樸實、律己甚嚴的風範,團隊成員和大師近距離接觸,大家都成為仰慕者,由衷關心大師的健康,只要大師該住院卻因為忙碌而不能住院,都會自動發心主動上山就近照顧。就因為大師不是完全配合的病人,我只好定出儀器、設備,人員都可以上山支援的診療模式。
· 腦中風是重大傷病,一般病人都很懼怕,大師住院後卻非常淡定,像是個導師,每次查房都要對我們醫護人員開釋,講述人間的道理。跟一般病患不一樣的是醫師解釋他並不怎麼關心,倒是一天到晚要請假、要出院。一直到佛館開幕我們才豁然了解,師父根本不在乎自己接近九十年紀的身軀,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佛館的工程與開幕典禮,當我們還在想著怎麼樣協助他照顧自己時,他已經忙著弘法的志業了。
· 追隨大師海外弘法,每次的行程總是非常緊湊忙碌,大師也從來不會在百忙中忽略醫療小組成員,總是在各種場合一再介紹,非常禮遇。佛館開幕後,2012年春天又要趕宜興大覺寺的工程進度,當時大師身體明顯不適,卻堅持要親自前往監工,我安排了林祖功、李志雄、洪志凌三位主任隨同照顧,每人一星期,大師心思如細髮,總是惦記著怕我們不習慣久吃素食,到第五天就會安排到杭州走走,主要是讓大家品嘗江浙美食、打打牙祭。
· 儘管背負著身上的病痛,大師仍忍耐著不去麻煩弟子與醫護人員,對醫師的尊重與禮遇,更是讓我們感到受之有愧。大師也看出醫療團隊承受了一定的壓力,倒是經常安慰我們說他年事已高,要我們寬心,並表達他對醫療團隊的信任。參與的醫護人員都感到滿心歡喜、也是莫大的殊榮,我們團隊會竭盡所能提供最好、最適切的醫療服務。


目前高齡90歲的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於本周一在高雄長庚醫院進行開腦手術。據了解,出血位置是在左腦顳葉部位,出血量高達近30c.c,形成一個直徑約5公分血塊,院方在本周一下午緊急會神經外科醫師為星雲開刀取腦內血塊。術前已陷意識混沌的星雲,術後在麻醉藥退後即醒來,目前生命跡象穩定。但開腦是個大手術,且星雲曾有中風等病史,加上年事已高,仍無法說完全脫離險境,已收治在加護病房嚴密觀察。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