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小笠原群島火山於去(110)年8月噴發,以現有科學觀測技術並無法準確預估所產生的火山浮石數量,約於10月上旬日本沖繩群島受火山浮石影響後,海洋委員會隨即派請所屬國家海洋研究院進行火山浮石漂流數值模擬,由於浮石漂流除受洋流影響外,亦受氣象如季風起歇之影響,以現有科技技術並無法預測大氣與海洋的長期精確變動,導致浮石漂移預測亦具相當的挑戰性,初判11月中旬火山浮石接近菲律賓北部島嶼及台東沿岸等地。
在此同時,海洋委員會所屬海保署以及海巡署,亦持續運用無人機空拍岸際,以最快掌握浮石漂浮現況;並聯絡日本JAMSTEC(海洋研究開發機構)與JAXA(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科學家提供火山浮石觀測現況,積極補強與更新海面火山浮石位置與數量資訊。及至(110)年11月30日,海巡署發現回報日本火山浮石首次接近台灣東部地區,海洋委員會隨即於去年12月1日發布新聞稿提醒船舶注意航安,後續並於官網建立火山浮石訊息專區,結合一站式平台公開資訊,每日發布新聞稿對外公告火山浮石監測及模擬結果,以利相關單位共同應處。
期間交通部航港局曾召開火山浮石航安研商會議,由港務公司、工業局、漁業署,做好港口防制及打撈作業,持續儘速清理漂進漁港區內浮石、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亦要求台電公司持續掌握火山浮石漂移路徑與核電廠進水口浮石動態及加強監視,並適時依程序採取應變措施。另依漁業署漁港浮石去化解決方案會議研商結果,評估後續火山浮石應可適用於多肉植物種植及園藝之應用。
此外,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結合勤務,持續將發現浮石地點通知各航務中心;國家海洋研究院亦將預測漂流結果定時通知港口及相關海域管理單位,適時發布航行佈告,提醒進出港船舶注意航行安全。海洋保育署亦派員就近巡查及進行採水檢測,12月2日及3日分別至台東杉原美麗灣海灘以及綠島海域採取水樣,檢測結果顯示,與往常檢測無明顯差異,推估火山浮石尚未影響生態,未來海洋保育署亦將持續進行海洋水質監測及檢驗。
由於火山浮石屬於自然現象所產生之物質,不管在海洋或岸際,人力在短期內難以兼顧經濟效益,將此次日本小笠原群島火山爆發之浮石悉數清除,未來可朝浮石再利用之可能性落實評估。惟在火山浮石隨自然或人力去化之前,面對安全可能之影響,海洋委員會暨所屬機關(構)將持續監測作業,並透過衛星影像資料監測研判浮石可能位置,進行近海確認與監控,同時配合國海院海洋模擬與日本析研之火山浮石漂流預測模擬相互驗證,以全面監控火山浮石動態,儘可能避免海岸重要設施、過往船舶與海洋生態遭受損害。
有關1月3日火山浮石最新動態,自2日11時至今(3)日11時止,海洋委員會公布新發現火山浮石已隨著洋流漂流到新北淡水洲子灣岸際(約1萬平方公尺)、澎湖通梁西港岸際(約200平方公尺)、澎湖虎井漁港內(約20平方公尺)、台東綠島西南方距岸1.3浬(22°37N、121°27E,約4,800平方公尺)、新北挖子尾泊區(約6,000平方公尺)、台東大竹溪出海口距岸0.8浬海面(22°27N、120°57E,約50平方公尺)等處,海洋委員會提醒相關區域作業船隻,特別注意航行安全,預估主要火山浮石漂流路徑如下,其他零星浮石仍請船隻注意:
一、 新增綠島西南方距岸1.3浬海面及台東大竹溪出海口距岸0.8浬海面分別發現面積約為4,800平方公尺及50平方公尺之浮石,預估將受潮流影響、沿著台灣東部逐漸移動至台灣東北方海域。
二、 原於花蓮七腳川溪外海及台東蘭嶼東南方海域所發現之海面漂流浮石,根據國海院高解析海氣象模式及海面漂流路徑模擬技術推估,海面浮石持續隨著黑潮流向台灣東北部海域。
三、 近日澎湖群島及台灣中部岸際陸續發現浮石上岸,根據國海院基於日本及台灣各單位過去透過衛星及船艦所回報之海面浮石位置資訊所進行的浮石漂流模擬,澎湖周遭及台灣西南部以北海域及岸際,未來數日持續受到浮石影響。
四、 國海院持續根據日本JAXA及海巡署所提供之海面浮石分佈,並根據7天期之海氣象環境預測進行浮石漂流模擬,預估近期臺灣沿近岸可能受影響之海域,包括花蓮、新竹、苗栗、臺中、彰化、雲林、嘉義、臺南及澎湖北側與屏東東南部等地為主。
五、 有關浮石漂流軌跡預報,主要受東北季風興起與間歇、台灣周遭海域表面洋流變化以及海面之火山浮石確切位置與面積資訊影響,國海院將持續根據相關實際觀測數據進行預報技術精進。
更多相關文章......
行政院農業部漁業署與梓官區漁會攜手合作捍衛地球環境家園清除了340公斤的廢棄漁網
高師大攜手田寮場域夥伴 共同落實惡地社會學
全國首創!! 國家海洋研究院攜手澳洲昆士蘭大學,舉辦第一屆CoralWatch公民科學推廣大使工作坊 亦是我國第一屆CoralWatch公民科學推廣大使工作坊已於5月5日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