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ETENEWS

台灣新聞晚報電子報

“嘎呼拉斯”響徹六龜 林岱樺倡高雄成為南島樂曲創作基地

林岱樺提出:應擴大推動南島語歌曲的創作,並積極爭取將高雄打造成亞太區的南島語族流行音樂創作與發表基地。
分享給LINE好友 !


台灣新聞晚報電子報 Etenews 徐寅勝 報導

12月14日,六龜區寶來國中迎來一年一度的「嘎呼拉斯山中音樂節」,現場匯聚多所學校合唱團及知名原住民族歌手,包括布農族音樂大師胡德夫等共襄盛舉。立法委員林岱樺偕同副總統蕭美琴、立法院長陳菊、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親臨致意。

在音樂節開幕致詞中,林岱樺提出了高雄未來的文化願景。她表示,應擴大推動南島語歌曲的創作,並積極爭取將高雄打造成亞太區的南島語族流行音樂創作與發表基地。她強調,高雄已具備流行音樂的硬體設施,透過軟體實力的提升,勢必能讓南島語音樂走向國際舞台。

嘎呼拉斯”傳承布農族音樂文化

「嘎呼拉斯」一詞源自布農族語,意為「唱歌」。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為尼布恩人文教育關懷協會,該協會長期以音樂教育推廣原住民族文化,協會發起人、六龜在地的陳俊志醫師多年來致力於當地學童的音樂教育。他創辦的「尼布恩合唱團」今年更以布農族語歌曲在2024年紐西蘭世界合唱大賽中奪得金牌,為台灣爭光,讓世界聽見台灣的原住民族音聲。

林岱樺在發言中特別提到,原住民族的語言和音樂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資產。根據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的研究,南島語系共分為十個語群,而台灣就擁有九個語群,這使得台灣在南島語系的文化中具有極高的代表性。學術界也普遍認為,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考古證據顯示南島語族的足跡可追溯至五千年前。

文化創新與國際連結

林岱樺指出,高雄不僅要守護原住民族的語言文化,還要進一步推動原住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她認為,透過歌唱與國際交流,能讓原住民族文化成為台灣的重要象徵,並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她強調,高雄市擁有完整的音樂創作與表演設施,特別是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流)已成為國際知名的音樂地標。林岱樺建議,應邀請原住民音樂創作者和製作團隊進駐高流,建立常駐式的創作機制,並鼓勵與南島語系國家合作交流,擴大音樂創作的多元性。

推動高雄成為南島樂曲創作基地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林岱樺提出了具體的政策構想。她建議,高雄可以活化其文化資產和音樂資源,將高流打造為南島語流行音樂的創作與發表基地,成為南島語族音樂的集散中心。透過與太平洋沿岸的南島語系國家(如紐西蘭、斐濟、印尼等)建立音樂合作關係,吸引更多國際音樂人才和創作者來高雄進行交流、創作和發表,進一步提升高雄在國際音樂市場的地位。

在高雄市長陳其邁的支持和中央的政策配合下,這一願景已不再遙不可及。陳其邁表示,南島語音樂不僅是文化資產,也是國際文化外交的重要利器。他承諾,市府將積極支持這項政策,並透過政策引導、經費補助等多種方式,吸引更多的音樂創作者來到高雄,深化南島語音樂的國際能見度。

此次的「嘎呼拉斯山中音樂節」不僅是文化的展現,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林岱樺的政策倡議,展現了她對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視及對高雄文化國際化的遠見。她希望透過高流的硬體設施與原住民音樂的軟實力結合,將高雄打造成亞太區南島語音樂創作的重鎮,讓更多世界聽見來自台灣的美麗樂音。

facebook留言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