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ENEWS

台灣新聞晚報電子報

衛武營自製輕歌劇經典《憨第德》臺灣首次全本演出~ 11/30、12/2體驗微酸帶苦諷刺喜劇!

Etenews   新聞部主任  徐寅勝

特派  龔傑森  高雄報導
輕歌劇當代經典《憨第德》臺灣首次全本演出在衛武營!來自法國文學巨擘伏爾泰(Voltaire)的諷刺小說《憨第德》(Candide),於1956年由美國知名作曲與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與劇作家莉莉安‧海爾曼(Lillian Hellman)首度改編為輕歌劇版本,數次登上紐約百老匯與世界各大劇院。衛武營向今年百年誕辰的伯恩斯坦致敬,邀請旅德導演蔡佩芳,為衛武營葡萄園式音樂廳量身製作該劇,11月30日(五)、12月2日(日),將為觀眾帶來妙不可言輕歌劇體驗。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總監簡文彬 表示:「衛武營選擇自製《憨第德》臺灣首次全本演出,除了向伯恩斯坦致敬外,這齣戲主角旅程上的風風雨雨,很貼近衛武營一路走來的歷經挫折、歡樂的心情。而且如同憨第德最後體悟到象徵烏托邦的花園,得靠自己努力耕種才能獲得,衛武營也是透過同仁與眾人的力量,同心協力灌溉而茁壯成長。」

《憨第德》故事以輕鬆的喜劇風格,演出微酸帶苦諷刺精神,除導演蔡佩芳,指揮由江靖波出任,並邀請多次擔綱紐約愛樂版本演出的男高音保羅・葛洛夫,與女高音伊蓮娜・珊秋珮格,以及陳珮琪、賴珏妤、許逸聖、李增銘、林健吉等國內外歌手,和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愛樂合唱團、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舞蹈系一同演繹經典。

導演蔡佩芳近年來不斷在戲劇、歌劇、舞蹈及裝置藝術間跨界創作,此次將《憨第德》分為新世界、舊世界、冥界三段,企望藉由主角憨第德在歷經規律、混亂到虛無,從懷春少男一路成長為有肩膀的男人,帶著傷痕展開新生的過程,帶領觀眾找出醞釀新生的力量。此外,衛武營音樂廳的特殊設計,也在製作過程扮演重要角色,蔡佩芳表示:「從發想開始,音樂廳內部設計和觀眾,就一直是製作考量重點,除了舞台,二、三樓的觀眾席、管風琴也都會是成為舞台的一部分,換言之,這次演出是為了衛武營音樂廳和其觀眾設計僅有一次的煙火。」


《憨第德》最初由劇作家莉莉安‧海爾曼(Lillian Hellman),在1956年首度由小說改編為劇本,並交由伯恩斯坦譜曲發展為輕歌劇。時值美國高唱反共「麥卡錫主義」甚囂塵上年代,被藝術工作者視為最高價值的言論自由,遭打著反共與國家安全旗幟的大肆調查削弱,海爾曼與伯恩斯坦也被貼上親共標籤,因此,伏爾泰小說中對歐洲當年樂觀主義教條的嘲諷,投射在當代充滿了現實意涵,進而促成兩人合作完成這齣作品。

伯恩斯坦曾任紐約愛樂交響團的音樂總監,並指揮過世界各大頂尖交響樂團演出。他一開始在此劇大量引用十九世紀歐洲輕歌劇音樂風格,隨後數度修訂音樂風格,在劇中大膽將當代音樂及劇場的元素,表現在百老匯通俗音樂上,音樂中展現的熾烈快板和美國草根音樂語言,展現出盛年時期伯恩斯坦的爆發力,直到逝世前的1989年仍在進行修訂,使該劇有著多種面貌並成為當代經典作品。指揮江靖波表示:「除了精彩的音樂演繹以外,劇情中許多令人捧腹的雙關語,也是值得注意的亮點。」


該劇描述歐洲啟蒙運動時期,貴族私生後裔、樂觀青年憨第德,因愛上貴族女兒寇妮孔而被逐出家門浪跡天涯,途中遭遇各種天災人禍,開始一場漫遊與無盡的自我追尋故事。

憨第德的冒險旅程從故鄉出發,經過葡萄牙、法國,轉轉來到南美洲烏拉圭、阿根廷、南美叢林、黃金國,然後又搭上返回歐洲威尼斯的船班。途中,憨第德經歷了戰爭、沈船、火山爆發、宗教審判、逃亡等各種光怪陸離的衰事,雖然他每次都能逢凶化吉,但他的樂觀主義信仰、「凡事都是為了最好的目的而存在」的人生態度,也一點點受到挑戰。更多《憨第德》演出相關訊息,可至衛武營官網(www.npac-weiwuying.org)查詢。

About Author